导航栏目
 

首页>>教育督导>>一督三评>>>正文

关于部分农村中小学“控辍”、“减负”工作专项督导情况的通报

  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教育局2008年关于 “控辍”、“减负”工作的有关要求,增强学校办学的吸引力,促进“控辍”、“减负”工作全面落实,区政府教育督导室于2008年6月23日-2008年6月27日,历时5天分别对十八中学、十九中学、十七中学、鸭园镇二道江沟小学、二道江乡桦树小学、桃园小学等3所农村中学、3所村级小学进行了“控辍”、“减负”等工作专项督导检查。

  本次专项督导检查采取听校长汇报、查阅了学籍相关资料、查阅了学生作业、教师批改记录、核对相关数据,并深入师生中进行访谈,就学校相关情况做了及时反馈,并提出改进意见和措施。现将专项督导情况通报如下:

  一、主要成绩及做法

  (一)控辍工作

  各校校长对“控辍”、“减负”工作高度重视,能够站在全面贯彻《义务教育法》的高度,采取有效措施,千方百计、竭尽全力、扎实地抓好“控辍”、“减负”工作取得一定成效。

  一是各校规范了学籍管理,实施流失生日报告制度,以便于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

  二是学校领导与班主任、学生家长层层签定“控辍”责任书,形成了学校与家庭“防辍”网络。

  三是结合本地实际,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学生流失。五道江镇区、铁厂镇区外来务工人员多,人员流动性很大,学生来有影、去无踪,无声的现象时而发生,严重影响学校正常教学秩序和学籍管理。给“控辍”工作带来极大隐患。教育局领导给予高度重视,明确要求:“一定要解决好外来务工人员的子女入学问题,坚决不能流失一人,坚决不要歧视与刁难,要待遇相同,管理相同”。为此十八中学等3所学校的相关领导及相关的教师多次跋山涉水走访、调查落实他们居住地,帮助解决他们入校学习的实际问题,讲解转学时到学校办理相关手续、配合学校做好“控辍”工作的意义和作用,。

  四是各校加强了管理,严格执行贫困生救助政策,为学校创造良好学习环境及生活氛围,从而激发调动学生学习热情,使他们热爱在校的学习生活,努力做到了让学生进得来、留得住、学的好。其中,十八中学和五道江一小与镇政府协调联合救助80名困难学生,总金额1.6万元。

  五是截止到我们检查时,各校无一名学生流失。

  (二)减负工作

  通过检查看出,绝大部分学校都能本着“减负是手段,增效是目的”的原则,正确处理好“减负”和“提质”的关系,都能够在加强师德建设、加强教学管理和教研、优化课堂教学、构建新的课堂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与质量上下功夫;在备课、备人、控制教辅材料、控制作业量、测试量、及时进行教学反思、反馈、打造高效课堂等方面下功夫;在让学生掌握学习技巧,学会高效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兴趣和功效上下功夫。真正促进了学生学的主动、活泼、轻松、愉快,达到了全面发展、健康成长的目的。

  一是各校都能严格按照《吉林省义务教育阶段新课程课时计划》设置课程和课时,做到了开齐学科,开足课时,没有随意增减学科和课时现象,课时偏差率为0。

  二是各校能按照教育局统一要求征订教科书,无乱订各种资料现象。

  三是各学校能按照教育局18号文件精神规范学生作业量及作业时间,减少了学生书包中作业本的数量。

  四是各校能按照教育局要求,采用进修学校统一命题的期末学生水平测试试卷(语、数、英),对学生学习质量进行测试。规范使用《学生综合素质发展评价手册》,对学生综合素质评价采取“等级+特长+评语”的办法,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爱好,促进了学生个性发展和特长培养,促进了学生健康成长。

  五是基本杜绝了教师随意改变课堂教学时间的现象,基本杜绝了学校随意提前上课和延长放学时间的现象,确保了学生每天在校1小时以上体育活动时间,基本杜绝了教师在节假日、双休日集体补课的现象。

  二、几点建议

  1.按《义务教育法》要求,扎实抓好“控辍”工作,要多措并举,常抓不懈,确保我区中小学学生完成义务教育。

  2.各校主要领导应认识到“留住”学生是学校办学质量的重要标志之一。

  3.各校将所有的教育时间用足用好。

  4.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决不能以降低教学质量为代价。

  5.面向全体学生,认真转化中下生,大面积稳步提高教学质量。

二道江区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

二〇〇八年七月四日 

 

上一篇关于《2009年度学校工作目标管理责任制》落实情况督导检查的通报

下一篇关于推广“先学后教、当堂训练” 课堂教学模式 打造高效课堂实施情况的通报

 

版权所有二道江区教育局 制作维护 二道江区教育信息中心

联系电话:0435-37189712传 真:0435-3718971 E-mail: edjqdds@163.com

吉ICP备0500596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