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落实二道江区教育局“一优两促”的工作目标,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探索课堂教学结构,打造高效课堂,实施精细化管理,我区在2007年12月教育局组织中小学校长外出考察学习的基础上,于2008年3月16日举行了二道江区“实施‘先学后教,当堂训练’课堂教学模式”的启动仪式,由此掀开了我区优化课堂结构,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崭新一页。
在新课堂教学模式实施近两个月后,教育督导室于2008年4月16日—2008年5月9日期间对区内五所中学和八所小学进行了督导检查,采取了听汇报、查阅资料、深入课堂听课、召开座谈会、访谈等方式进行。调研期间,在十三所学校同校长、教学校长及部分教导主任进行了座谈,听取了学校开展课堂教学改革工作实施情况的汇报;同63名专任教师进行了座谈,了解了实施新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践情况;对听课班级的学生进行了访谈,了解了学生的学习动态;查阅了学校工作纪实性材料,听了75节教学课,听课范围:小学的四年级、五年级,中学的七年级、八年级。通过细致调研,发现各学校都能够结合本校实际,认真贯彻落实“精细化”学校管理和“先学后教、当堂训练”课堂教学模式,取得了可喜成绩,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现将督导检查情况通报如下:
一、主要成绩
1.各校高度重视落实通二教发[2008]12号和通二教发[2008]16号文件精神。以学生发展为本,打造高效课堂,全面实施“先学后教、当堂训练”课堂教学模式。
一是各校校长将外出考察学习情况向全体教师作了考察报告,介绍了被考察学校的先进办学理念和先进的教育教学思想及教学方法,激发了广大教师工作热情和参与课堂教学改革的积极性;二是各校按教育局要求组织召开了实施“先学后教,当堂训练”课堂教学模式、打造高效课堂动员会,抽调骨干教师尝试新模式课堂教学,组织全体教师开展课堂教学观摩研讨;三是各校按教育局文件要求结合本校实际制定了实施方案。目前,全区区直小学(乡镇中心校)的三年级以上各年级语文、数学、英语等主要学科和全区中学语文、数学、英语、历史、物理等主要学科的课堂教学基本采用了“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课堂教学模式,其它学科或年级也正在尝试进行。由此可见,我区课堂教学改革工作已全面铺开,同时,推进了我区“一优两促”工作的进程。四是二道江乡中心校率先在全区举办新模式课堂教学公开课,教育局组织全区中小学学校领导和教师达90多人参加了听课、评课,该活动在全区起到了引领作用。
2.“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的实施,对教师专业成长发挥了促进作用。这一实施过程,是广大教师对自己过去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的反思和总结的过程,是使广大教师重新认识自我的过程。新的课堂教学模式对教师无论是教育思想、教学理念,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等方面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更新教育教学观念、丰富专业知识、提高专业技能已成为教师个体发展和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需求,同时也成为了广大教师的自觉行动。
3.“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的实施,促使各校教研工作向纵深发展。由于新的课堂教学模式的实施,给教师带来了许多新问题,引发教师对课堂教学的深入思考。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已成为广大教师的自觉行动,教研组(年级组)研究活动成为教师交流课堂教学的主渠道,合作研究,共同提高意识得以充分体现,教研组功能作用得到了充分发挥。
4.骨干教师的“引领”作用得以发挥。他们是各校实施“先学后教,当堂训练” 教学模式的先行者,全区各校骨干教师共上试验课、研究课、引领课等73节;他们在各校践行新教学模式过程中发挥了主研作用。
5.“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的实施,整合了教研、科研资源,使我区的教研、科研工作更加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各校一是广泛开展了备课研究、上课研究、反思教学研究,促进了教师专业技能的提高;二是紧紧围绕“在新课程理念下,如何依托‘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打造高效课堂,开创出自己的教学特色”这一主题,开展了理论层面、技术层面的具体研讨,研讨的内容具体,形式多样、方法灵活,主题鲜明,针对性强,极具实效性;三是切实克服了以往流于形式的做法,工作更加务实,并富有成效。
6.由于“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实施时间较短,作用于学生的效果还不明显,但这一教学模式能够被学生所接受。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1.个别学校对实施“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的课堂教学改革工作力度不大,有畏难情绪,持观望态度,工作进展缓慢。具体表现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对新课程理念下教法改革的需求不明显,对课堂教学进行改革、打造高效课堂认识不足,组织实施力度不够,对此项工作态度不积极。
2.个别学校对教育局文件精神领会不深不透,没有结合本校实际,在前期准备不够充分的情况下,全面铺开,工作带有盲目性,没有做到“稳妥”开展和扎实推进。
3.部分学校领导,特别是教学业务领导层面,对“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的内涵理解不够深入,导致对课堂教学改革具体业务指导方面有缺失及课堂评价标准统得过死,缺乏科学性和灵活性。
4.少数教师由于对“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的内涵理解不够深入,形成了机械模仿“洋思”教学模式现象,也有的课前准备不充分(不能依据新课程标准,学科特点,本节教学内容,学生实际,进行有效备课等),导致了课堂效率低下。
5.对新课程理念下“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不够深入,特别是结合我区实际,如何实施“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在技术层面上的具体操作方法的研究不够,还有许多具体问题有待解决。
三、几点建议
1.召开一次实施“先学后教,当堂训练”课堂教学模式,打造高效课堂的阶段总结会,在总结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用“积极、稳妥、灵活”六字方针,指导课堂教学改革工作。让各校校长、业务副校长,教导主任等领导更进一步明确教育局对此项工作的目的要求。
2.成立由教研、科研等部门参加的专题研究组,就如何实施“先学后教,当堂训练”课堂教学模式,打造高效课堂这一课题展开研究,以解决广大教师在新的教学模式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与困惑,为课堂教学改革在全区顺利实施铺平道路,扫清障碍,也少走弯路,探索出具有特色课堂教学模式(具有本校特色课堂教学模式)。
3.加强对各校实施情况的监测与评估,以便及时总结经验教训,更好工作。
二道江区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
二〇〇八年八月二十二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