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省、市督导评估实验工作要求,我区在2009年度进行了小学督导实验工作,经过一年的努力,完成了实验任务,我们认真总结了实验工作的成功经验,同时也找到了存在的主要问题,下面以铁厂镇中心校的督导评估为例,具体报告实验工作的开展情况。
一、确定区督导评估实验领导机构
组 长: 崔忠利
具体负责人: 胡玉霞
成 员: 戴贵海 孙杰 张和辉 万彩军
二、确定实验学校
根据省、市的要求,参加实验的中心校不少于中心校总数的15%,我区确定铁厂镇中心校和铁厂一小为“小学督导评估实验学校”。
铁厂镇中心校的基本情况是:
1.铁厂镇中心校是一所农村学校,校园占地15674平方米。建筑面积4739平方米,学校教职工44人,其中教师43人,工勤1人。专任教师38人。现有教学班12个,在校学生366, 幼儿园大、中、小班各一个,儿童65名。
2.班子队伍情况:校长1人,副书记1人,副校长2人,教导主任1人、副主任1人,大队辅导员1人。
3.教师队伍情况:教师学历:中专学历(43人)达到100%;大专学历(40人)达到93%;本科学历(11人)达到25.6%;教师职称:未定级(3人)达到6.9%;小教一级(11人)达到25.5%;小教高级(29人)达到67.4%;中教高级(1人)达到2.3%;骨干教师:省级2名,市级4名,区级7名,校级7名。区、校级名师各1名;43名教师全部取得教师资格证书、计算机中级证书和普通话过关证书。
4.办学条件情况:现有教室和办公室都配置了一台电脑、一台电视机,实现了班班通,学校有(两个)微机室、多媒体教室、语言室、图书室、实验室、卫生室、档案室、仪器室、体育活动室、美术室、(两个)舞蹈室、音乐室、劳动实验基地;学校安装了农村远程教育工程设备。
铁厂中心校在环境育人和艺术教育方面形成自己的特色,实现了“知识传授向能力培养”方面的转变。为学生发展创造条件,为教师成长搭建了平台;学校管理体现“精细”、“有效”;多次受到省、市、区表彰。
三、认真组织有关人员学习相关文件
督导室组织相关成员学习了《吉林省关于进行中小学督导评估实验总结和2009年继续开展实验的通知》、《吉林省普通中小学校督导评估办法(试行)》、《吉林省中小学校督导评估实施方案(试行)》、《吉林省中小学校校长评价指导性意见(试行)》、《吉林省中小学校教师评价指导性意见(试行)》、《吉林省小学和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指导性意见(试行)》、《吉林省小学督导评估指标体系》、《通化市关于全市中小学校督导评估实验工作的有关说明》、通化市《关于全市2008年督导评估实验总结和2009年继续开展实验的通知》等文件。
四、结合实际,研究制定了《评估方案》
根据省、市对实验工作的相关要求,结合我区教育实际状况和实验校的具体情况,研究制定了《二道江区督导评估实验工作方案》。《实验方案》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和省、市完全保持了一致,从工作程序上基本按省、市要求设计,但在实验操作方法上有了创新。
1.为了使《省指标体系》中的指标更为明确,我们在《省指标体系》C级指标的基础上研究形成了四级指标分解,这项分解工作使《省指标体系》中的C级指标更加具体化,目标更为明确,学校更易操作,体现了我们实验的特色。
2.这项实验应该说是一项形式新颖、时间性强、责任重大的系统工程,要把这项工作能按要求、按标准落实到位,我们认为责任到人是关键。为此我们制定了“二道江区小学督导评估实验四级指标责任分解”,这种实验方法把《指标体系》中涉及到的每一级指标及指标中的每一项工作都落实到了人,实现了谁的工作谁负责,谁出问题谁负责的“学校督导评估实验四级指标负责制”,并要求学校在进行责任落实后,把四级责任落实名单上报教育督导室备案。
实践证明这种四级指标责任的落实对此次实验目标的完成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