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于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和全面实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过程中,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在思考,如何更新办学理念,创办特色学校;如何挖掘学校潜在优势,最大限度地使学校持续、健康发展,新形势下,学校自评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
如何做好学校自评工作,一直以来我们特别注重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领导重视,成立机构,学习动员,制定计划,做到全员参与。
1.一所好的学校就需要有一个好的校长,一个强健的领导班子,学校的任何一项工作只要领导重视,措施得力,那么这项工作就有了保证。开展自评工作,首先要成立由校长任组长、各主管部门的负责人为小组成员的领导小组,小组成员明确分工,校长总负责,学校教育评价员负责具体工作,这就形成了一个自评工作管理链条,环环相扣,层层负责,这样的一个自评工作的管理网络可以说为做好自评工作提供了有力保证。
2.组织教职工认真学习,统一认识,端正态度,掌握标准,制定一套完整的培训方案,使学校在自评工作少走了弯路,达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学校的每一位成员都是评价的主体,都有义务、有责任参加评价活动,学校要搞好自评,就必须认真发动广大教职工学习《评估标准》的每一项内容和要求,认真领会每条指标的含义,力求让学校评价人员掌握更多的评价知识,明确自评意义,增强自评意识,树立以评价促发展的教育理念,充分调动全体教职工在自评活动中的职责,充分掌握自评的内容标准和方法,提高全体教职工参与自评活动的能力,提高其评价能力,确保评价质量。
3.制定自评工作计划是实施学校自我评价的重要保证,自评工作的目的是促进学校健康发展,自评计划的制定要科学合理,符合校情,要有明确的指导思想,有主要工作内容,有具体的操作步骤,有日程安排,而且要列入学校工作计划中,作为学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更要形成制度,成为学校日常工作的一部分。重要的一点是要根据评估的标准规范自评方法、步骤和程序,使之成为学校的常规行为。
4.广泛发动群众是搞好自评的基础。自评工作涉及面广,既要评办学条件,又要评管理水平,既要评校长等行政领导,又要评教职工。这种全方位的自评只有层层发动,人人参与,才会有好的效果。只有少数领导干部关起门来进行一般性的工作总结,那么这样的自评不利于学校管理,自评结果也难免片面性。
二、明确分工,落实责任,分层自评,做到层层有人管,事事有人抓。
将评估指标分解到部门,明确到人,签定责任书,分层管理,分层自评。各部门根据督导评估指标的内容要求,结合所承担的工作,要逐条比对,认真查找问题,进行自我评价。自评过程中各部门成员首先对自己的工作进行自评,对其他成员工作进行定等打分,对部门整体工作进行评价,部门负责收集整理所有信息资料,形成个人与部门的综合材料。各部门将综合材料上报学校自评领导小组,学校自评领导小组再进行审议,看自评结果是否实事求是,是否查找出问题,是否有整改措施,并对其定等打分,以此做为评价各部门和个人工作的重要依据。评价过程中校长与部门领导之间,部门领导与教师之间、教师与教师之间形成了一个良好的评价状态,做到层层有人抓,事事有人管,相互监督,相互促进。
三、全面分析,综合归纳,民主评议,总结报告。
自评领导小组对基层的自评材料进行综合分析,作出综合评估结论。自评领导小组在各部门自评基础上,按照评估指标的要求,全面衡量,综合考虑,进行综合分析,作出整体自评结论,形成学校自评得分。这一环节中,领导小组必须用发展眼光结合校情,实事求是地总结评价学校工作,将综合评估结论写成自评报告,提交教代会审议,听取意见,获得反馈,认真修改,形成最终的自评报告,并制定整改方案。
这样从制定计划、获得反馈,认真修改、落实责任到部门自评,整个过程既强调了形成性管理,又注重终端质量,避免了各个部门工作有布置无检查,有结果无过程,有工作无记载的做法。促使学校各个部门有计划地建立一系列的监督检查制度,从而使整个学校朝着依法治校的目标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