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07年12月教育局组织中小学校长外出考察学习的基础上,于2008年3月16日举行二道江区实施“先学后教,当堂训练”课堂教学模式,打造高效课堂的教学改革启动仪式,由此掀开我区新课程理念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打造高效课堂的崭新一页。
新课堂教学模式实施近两个月后,我们对全区部分中小学的实施情况进行了调研,调研方式是:深入课堂听课、深入教研组(年级组)、召开教师(含班主任)座谈会、听取校长及相关领导汇报、对个别学生访谈、查阅资料等。现就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阶段性成果
1、各校高度重视落实教育局【2008】12号、16号文件精神。以学生发展为本,打高效课堂,全面实施“先学后教、当堂训练”课堂教学模式。
一是各校校长将外出考察学习情况向全体教师作了考察报告,较为全面介绍了被考察学校先进办学理念和先进的教育教学思想及教学方法,激发了广大教师工作热情和参与课堂教学改革的积极性;
二是各校按教育局要求组织召开了实施“先学后教,当堂训练”课堂教学模式打造高效课堂动员会;
三是各校按教育局文件要求结合本校实际制定了实施方案。目前,全区区直小学(乡镇中心校)的三年级以上各年级语文、数学、英语等主要学科和全区中学语文、数学、英语、历史、物理等主要学科的课堂教学基本采用了“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课堂教学模式,其它学科或年级也可尝试进行。由此可见,以“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课堂教学模式为主的课堂教学改革工作已全面铺开。同时,推进了我区“一优两促”工作的开展。
2、“先学后教,当堂训练” 教学模式的实施,对教师专业成长发挥了促进作用。
它的实施过程,是广大教师对自己过去教学思想和教法的反思和总结过程,这一过程使广大教师重新认识自我。新的课堂教学模式对教师无论是教育思想、教学理念,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等方面都提出了更高要求,更新教育教学观念、丰富专业知识、提高专业技能成为教师个体和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需求,学习新理念、学习专业知识、提高专业技能成为大多数教师的自觉行动。
3、“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的实施,促进全区各校教研工作向重深发展。
由于新的课堂教学模式的实施,给教师带来了许多新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已成为广大教师的自觉行动,教研组(年级组)研究和交流课堂教学成为组内的主题,组内合作研究,共同提高得以充分体现,教研组功能作用得到了充分发挥。
4、骨干教师的“引领”作用得以充分发挥。
他们是各校实施“先学后教,当堂训练” 教学模式的先行者,全区各校骨干教师共上试验课、研究课、引领课等73节;他们在各校研讨新教学模式如何实施的过程中发挥了主研作用。
5、“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的实施, 促进了“三项研究培训”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的实施,有力地促进了备课研究、上课研究、反思教学研究三方面的培训工作。整合了教研、科研及培训资源,各校针对“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的实施,广泛开展“如何备课、如何上课、如何进行课后反思”等研究性培训,促进了教师专业技能的提高。
6、“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的实施,使我区的教科研工作更加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教研的主题是:在新课程理念下,如何依托“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打造高效课堂,并创出自己的教学特色。各校紧紧围绕这一主题,开展了理论层面、技术层面的具体研讨,研讨的内容具体,形式多样、方法灵活,主题鲜明,针对性强,极具实效性。切实克服以往流于形式的做法,工作更加务实。
7、由于“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实施时间较短,作用于学生的效果还不明显,但这一教学模式能够被学生所接受。
8、课堂评价情况:
|
|
教学
目标
|
教学
内容
|
课堂
结构
|
教学
方法
|
教学
手段
|
教学
行为
|
师生
关系
|
教学
效果
|
综合
得分
|
|
十 四 中
|
8.7
|
9.2
|
11.7
|
20.2
|
5.5
|
5.2
|
9.0
|
15.2
|
84.7
|
|
十 六 中
|
8.5
|
8.5
|
11.2
|
19.2
|
6.0
|
5.5
|
9.5
|
13.5
|
81.9
|
|
十 七 中
|
8.3
|
9.6
|
12.0
|
21.1
|
5.1
|
6.4
|
11.1
|
14.8
|
88.4
|
|
十 八 中
|
8.0
|
8.8
|
10.2
|
18.0
|
5.5
|
5.5
|
8.6
|
13.0
|
77.6
|
|
十 九 中
|
9.0
|
9.3
|
12.0
|
20.1
|
5.6
|
6.0
|
9.0
|
13.9
|
84.9
|
|
|
|
|
|
|
|
|
|
|
|
|
二道江小学
|
9.0
|
9.8
|
12.3
|
20.3
|
6.0
|
6.0
|
10.0
|
14.5
|
87.9
|
|
电源小学
|
9.0
|
9.0
|
12.0
|
20.3
|
6.3
|
6.5
|
9.8
|
14.5
|
87.4
|
|
铁厂一小
|
9.4
|
9.5
|
12.3
|
21.5
|
6.0
|
7.0
|
10.1
|
14.8
|
90.6
|
|
五道江一小
|
9.0
|
9.0
|
11.5
|
20.8
|
5.8
|
6.3
|
9.8
|
13.3
|
85.5
|
|
二道江乡中心校
|
9.0
|
8.9
|
10.9
|
20.0
|
5.3
|
5.6
|
10.0
|
14.3
|
84.0
|
|
五道江镇中心校
|
7.5
|
8.5
|
10.8
|
20.5
|
5.5
|
5.8
|
9.0
|
13.5
|
81.1
|
|
鸭园镇中心校
|
8.7
|
8.9
|
11.8
|
20.4
|
6.1
|
6.8
|
10.0
|
14.5
|
87.5
|
|
铁厂镇中心校
|
8.5
|
9.8
|
11.8
|
20.0
|
6.0
|
6.5
|
9.5
|
14.3
|
86.4
|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1、个别学校对实施“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的课堂教学改革工作力度不大,有畏难情绪,持观望态度,工作进展缓慢。具体表现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对新课程理念下教法改革的需求不明显,对课堂教学进行改革、打造高效课堂认识不足,组织实施力度不够,对此项工作态度不积极。
2、个别学校对教育局文件精神领会不深不透,没有结合本校实际,在前期准备不够充分的情况下,全面铺开,工作带有盲目性,没有做到“稳妥”开展和扎实推进。
3、部分学校领导,特别是教学业务领导层面,对“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的内涵理解不够深入,导致对课堂教学改革具体业务指导方面有缺失及课堂评价标准统得过死,缺乏科学性和灵活性。
4、少数教师由于对“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的内涵理解不够深入,形成了机械模仿“洋思”教学模式现象,也有的课前准备不充分(不能依据新课程标准,学科特点,本节教学内容,学生实际,进行有效备课等),导致了课堂效率低下。
5、对新课程理念下“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洋思中学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不够深入,特别是结合我们实际,如何实施“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在技术层面上的具体操作方法的研究不够,还有许多具体问题有待解决
三、几点建议
1、召开一次实施“先学后教,当堂训练”课堂教学模式,打造高效课堂的阶段总结会,在总结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用“积极、稳妥、灵活”六字方针,指导课堂教学改革工作。让各校校长、业务副校长,教导主任等领导更进一步明确教育局对此项工作目的要求。
2、成立由教研、科研等部门参加的专题研究组,就如何实施“先学后教,当堂训练”课堂教学模式,打造高效课堂这一课题展开研究,以解决广大教师在新的教学模式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与困惑,为课堂教学改革全区顺利实施铺平道路,扫清障碍,也少走弯路,探索出具有我区特色课堂教学模式(具有本校特色课堂教学模式)。
3、加强对各校实施情况监测与评估,以便及时总结经验教训,更好工作。
四、几点说明(信息来源)
1、调研时间:2008年4月16日----2008年5月9日。
2、调研学校:五所中学和八所区直小学(含乡镇中心校)。
3、调研对象:(1)、13所学校的校长、教学副校长及部分教导主任
(2)、深入课堂听课75节,听课范围:小学的四年级、五年级
中学的七年级、八年级
(3)、与63名专任教师座谈。
4、参加了教育局“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启动仪式和在十七中召开的教学研讨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