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栏目
友情链接

 

首页>>教育督导>>督导研究>>>正文

从督学的视角看教育评价 ——由上海“绿色评价”引发的教育思考

  (长春市南关区政府教育督导室主任 张玉梅)

  前些天,有幸赴上海培训学习,作为国际大都市,上海教育的先进理念和工作推进的系统性、科学性堪称先锋和旗帜令人折服,尤其是对学业质量综合评价工作工作感触很深,引发了我有更深的思考。上海在推进学业质量评价工作有政策支撑、有理论支撑、还有外力支撑,评价体系、操作规程非常系统、科学,具有学术性。见贤思齐,从督学的视角如何看评价,我的观点是:

  上海的经验固然宝贵,但任何经验既不能简单的移植和套用,又不能冷场旁观,关键是带给我们哪些思考,我们应该采取什么态度,学什么、怎么做。一要吸取性地学习借鉴上海的成功做法,如何为我所用;二要客观分析我们在评价机制上还有哪些弊端,制约的瓶颈是什么。三要结合实际思考在深化教育综合改革的新形势下,我们应该构建什么样的评价机制。

  透过“上海评价”折射出的教育现象给我的启示和思考是:

  上海的成功模式和做法,无疑给我们今后工作指出了方向,但是鞋只有穿在自己脚上才知道合适不合适。客观上说,目前这种做法我们省市还不具备条件操作,也就是说在组织上,在人力、物力、财力上与上海相差甚远,究其缘由,除了在经济上的差异,我认为关键还是体制和机制的问题,突出表现在:宏观统筹不系统、多口评价碎片化、激励机制不到位等,这是制约发展的主要瓶颈问题。

  如何深化教育领域改革,发挥评价的导向和激励作用,主要有这样几点思考:

  一是强化顶层设计。

  质量评价是一项触及教育内核的系统工程,集聚教育行政部门、基层学校、高校和家长等各方力量,必须从全局和整体上谋划和推进,这需要靠政策促动、科研带动、机制驱动、上下联动形成自上而下谋划部署、自下而上执行落实的整体推动机制。如果没有系统统筹,区域层面难以实施,即使勉强推进,效果也会大打折扣。

  二是强化责任意识。

  在学习借鉴上海教育的成功经验中,我们意识到了存在的差距,随之而来的就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虽然上海有些做法还不能完全适用于我们,而且目前我们还没有形成系统的推进机制,但我们也不能将质量评价束之高阁,相应科室部门要认真研究,取其精髓,结合工作岗位和区域实际,拿出我们可行性可操作的实施策略和办法,要作为一个课题进行深入研究和论证,评价不是目的只是一种手段,要把为什么评价搞清楚,然后再确定怎么评、评什么、由谁来评,结果如何运用,为基层学校树立正确的导向。

  三是强化督导作用。

   就目前而言,教育督导已形成比较完善的体系,尤其是国家《教育督导条例》颁布后,教育督导被提到重要议程,在保障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贯彻落实,在促进均衡、实施素质教育中发挥着重要保障作用。就目前看,我省已设立教育质量评价的监测机构,但具体的评价办法和实施策略还不够完善,各地多是由教研部门或是教育行政部门来实施,评价主体既是教练员、又是裁判员、还是解说员,缺乏足够的权威和公信力。针对当前各级评估指标繁杂,部门多口评价重复的教育现象,作为督导部门,关键要厘清各类评估关系和评估体系,尽可能整合评估资源,避免多口评价、重复评估,减轻基层负担。在政策允许的条件下,构建有效的奖励激励机制,将各项评价结果纳入到综合督导考核之中,全面客观地衡量出校长的工作业绩,考核出学校的综合办学实力,通过正确的评价导向、激励导向为教育均衡发展、质量提升工程保驾护航。构建现代学校管理制度关键是推进管办评分离,也就是“政府管教育、学校办教育、社会评教育”,可以探讨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引入第三方力量参与教育质量评估监测,同时研究开发现代化评估手段,通过信息软件平台,发挥评价的科学性、系统性、权威性作用。 

 

上一篇二道江区成立政府教育督导委员会

下一篇学校督导评估实验自评工作程序

 

版权所有二道江区教育局 制作维护 二道江区教育信息中心

联系电话:0435-37189712传 真:0435-3718971 E-mail: edjqdds@163.com

吉ICP备0500596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