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通知
教育新闻
党务专栏
政务咨询
图片新闻
教育局文件

 
 

首页>>>教育科研>>>科研动态>>>正文

吉林省基础教育校本科研 “十二五”规划课题指南

[发表时间:2011-04-26 09:08  新闻来源:]

  吉林省基础教育校本科研 “十二五”规划课题指南

  (2011—2015)

  二道江区教科所(修改)

  一、体  例

  省所校本科研课题的拟定,直接瞄准学校教育教学实践,以校长和教师以至学生和家长所面对的实际问题、具体问题、微观问题作为研究的逻辑起点,明确支持课题的校本开发和随机生成。

  本“指南”规定,由省厅和省所等上级单位下达的具有组织行为的一级立项课题一般称为“项目”,其研究领域相对宽泛,涵盖性较强,主要由学校等单位(团体)组织承担,一般需要成立总课题组,下设子课题;   首次申报填表ST1007-01《基地项目申报议定书》。

  未经组织立项和只是参与上级“项目”研究的(子)课题,在此称为“课题”,其研究内容相对具体,学科性强,主要由个人承担(主持),多由总课题组或单位内部管理。填表选用ST1007-02《规划项目申报议定书》

  本“指南”所称“校本课题”,特指学校领导和教师主持承担的项目之下的一级课题。原则上须下设“校本课题”才能具备申报“项目”的规格。通用表格SB1007-02《规划项目申报议定书》。

  二、选    题

  立项选题,也是对项目(课题)本身加以研究的过程。(1)课题研究针对的主要问题是什么?为什么选择这一问题进行研究?国内外已有的研究现状如何?自己有什么理论依据、经验基础和研究条件?(2)准备从什么角度入手开始研究?具体研究问题的哪些方面?重点在什么地方寻求突破?(3)在怎样的范围内以哪些人为对象进行这些研究?采取怎样的方式和方法、通过什么途径展开研究?(4)研究需要搜集哪些方面的数据资料?通过什么方式和采用什么工具加以取得?数据资料进行怎样的统计分析和技术处理?(5)研究结果和结论通过什么方式来呈现?获得的理性认识和提取的新鲜经验以怎样的载体加以宣示?等等。通过对课题本身的研判和设想,不仅可以有效地避免盲目选题和草率申报,而且有助于立项后的论证开题和实施方案乃至研究成果的前期设计,在一定的程度上为后续的课题研究提供了必要的质量保证。

  三、申    报

  “十二五”立项申请分为指南所列“项目”和“校本课题”两个层次。“校本课题”申报原则上须在“项目”获批并且平稳运行一段时间后升级进行。特殊情况下,个别具备规模的申报单位,经省所特许,“项目”(总课题)和“校本课题”(子课题)可一并申报,同步立项。研究时间实行弹性管理,时限一般为一至三年不等。

  立项申报采取个人申请同组织推荐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申报者经单位同意并通过当地教育科研部门的资质审核,即可确定项目系列选(拟)题填表,作为主持人直接上报。

  申报者须登录省所“中小学校本科研网”完成会员注册,下载指定系列的“申报议定书”,打印一式二份,由所在单位和科研部门分别盖章后,上报省所基地(项目)管理办公室。为便于识别,表格名称在封面分别以不同字体显示,指南中的项目分别具有独立编号,网上注册自动生成的ID作为申报者个人身份的标识代码,嵌入条码用于证书防伪。

  项目(课题)研究到期,主持人上网下载填写“结题验收申报审批书”,连同研究(结题)报告和成果主件等结题资料一并上报。

  项目(课题)研究经费自理。申报费:200元。

  中小学校本科研网:zxxxbkyw.jljky.com   邮箱zxxxbkyw@163.com 

  省所电话:0431—85331167  QQ:909753367

  联系人:张青   13069206666

  四、课    题

  A.基地开发项目

  A02  学本科研打造生本课堂的校本研究(“三本”项目)(吉林省教育厅社科项目)

  该项目旨在通过以学生学习为根本的校本研究,打造以学生发展为根本的功能各异、特色纷呈的课堂教学模式,彰显课堂教学的核心价值。“学本科研”突出以学生学习为中心的校本科研深化方向;“生本课堂”强调以学生发展为根本的教学建构;“校本研究”着眼于以科研促师生共同发展,试图实现科研与教研、教学与学习过程的一体化。本课题研究的核心内容在于“以怎样的学本科研”“如何打造”“什么样的生本课堂”。

  A0202  生本课堂教学策略优化与创新

  A0204  教师备课与学生预习同案(教案学案一体化)共享模式研究

  A0215  生本课堂学生学习组织模式研究

  A03  教学模式创新促进现代学习素质提升的研究(“现代学习”项目)(吉林省教育厅社科项目)

  ——简称“现代学习”项目,吉林省教育厅“十二五”社会科学项目,由省基础教育研究所所长张延华主持。

  该项目以提升学生的现代学习品质和学习技能为目标,重点研究现代教学与学习理念以及现代科技发展条件下,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发展的课堂教学与课外(网络)辅导模式,培养学生自学、能学、善学、会学、乐学的学习素质,提高生命个体的知识能量储备和持续发展能力。

  A0301  课堂教学创意与教学策略创新研究

  A0304  生本教学模式与现代学习策略研究

  A0308  “导学—自学—互学”模式研究

  A0309  多媒体跨学科整合型教材体系与教学模式研究

  A0311  生活化教学契机与随机性教学模式研究

  B.专题实验项目

  B01  生本课业实验研究

  ——简称“生本课业”项目,吉林省教育科学规划“十二五”重点项目(在报),省所基础教育质量监测认证中心主持。

  该项目以学生自主发展为根本,以学生自我学习、自我训练、自我检测、自我改进、自我提升为目标,推行模式化、模块化、模板化的课业生成体系,探索无师自学、无师自悟、无师自测、无师自通、无师自律的自主学习模式和自学管理机制。

  B0105  书报阅读——生活观察——作文实践同步训练研究

  B0106  看图作文教材的校本开发研究

  B0112  中小学作业适度性与科学化研究

  B0113  中小学课业设置多元化与多样化研究

  B02  生本语文教育研究

  ——简称“生本语文”项目,吉林省教育科学规划“十二五”重点项目(在报),由省基础教育研究所副所长徐向东主持。

  该项目立足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升,着眼于“大语文观”下的素质教育视阈,强调语文教学行为和过程以学生发展为本,坚持文以载道、文道统一的原则,使语义解读、语言表达、语境创设、语感训练、语音矫正等语文技能训练,与丰富的思想文化和社会生活紧密联系起来,进而成为学生认识世界、表现世界乃至改造世界的终生发展的有效工具。

  A0103  领悟经典文化提高语文素养的研究

  A0106  快速阅读能力培养的研究

  A0109  以听促读的研究

  A0113  明确目标精彩表达的研究

  B03  中小学数学学科素养有效提高的研究

  ——简称“数学素养”项目,吉林省教育科学规划“十二五”重点项目(在报),由省所课程教学研究中心主任张胜利主持。

  该项目以新课程标准中“培养基本的学科素养”为教学的核心目标,旨在有效落实数学学科素质教育。项目强调在数学学习和实践活动中,注重对具有该学科特征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品质和基本经验的综合;强调有意识地培养和强化学生的现代数学概念和思想、提高数学悟性和数学意识,培养数学思维品质和数学认知习惯。

  B0302  学生问题意识培养与数学素养提高的研究

  B0303  课堂中教师提问与追问策略研究

  B0309  数学课堂教学生活化策略研究

  B0314  数学课业分层设计与个别辅导模式研究

  B04  中小学英语教学改革与学习水平提升的研究

  ——简称“英语教改”项目,吉林省教育科学规划“十二五”重点项目(在报),由省所教育科技开发中心主任董韶华主持。

  该项目基于对英语社会文化背景的透析和对我国中小学英语教学现状的分析,以现代社会发展要求下的英语学习质量提高为目标,从加强培养学生语言能力和语用能力入手,全面改革英语课题教学模式和训练体系,在知识传授、资讯传递、资源开发、情景操练、节奏调控、思维拓展等多种教学策略的生成、整合过程中,使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和持续学习能力切实得到有效提升。

  B0401  英语学习语境创设与教学策略创新研究

  B0406  学生英语学习困难因素及矫正策略研究

  B0409  口语交际环境创设与学生英语听力提高的研究

  B0410  英语教学课堂用语与课前导入的研究

  B05  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功能整合与策略创新研究

  ——简称“德育心理”项目,吉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重点课题(在报),由省所德体美育研究中心主任王鹏主持。

  该项目以“十一五”课题“德育整体构建”为基础,从学校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结合点入手,重点研究新时期中小学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方法和实践模式,并通过策略创新和机制强化,在操作领域和经验层面,实现二者教育功能的动态整合,为中小学生的健康发展提供良好的道德品质基础和心理素质条件。

  B0502  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道德教育活动组合化研究

  B0503  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程设计及教学策略研究

  B0506  班主任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实效性研究

  B0509  学科教学中的德育渗透研究

  B0514  学生不良道德倾向与心理行为矫正策略研究

  B06  中小学生命与安全教育研究

  ——简称“生命与安全教育”项目,吉林省教育科学规划重点项目、吉林省教育厅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十一五”转入“十二五”研究项目,由生命教育研究中心主任王野川主持。

  该项目以强化中小学生(幼儿)的生命价值教育和安全保护教育为主旨,对生命与安全教育中的教育管理、课堂教学、教材编写、科学知识普及和相关技能培养、课外教育活动、校外安全防护机制等等,开展具有可操作性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通过对中小学生以安全教育为主线的生命教育,利用系统研究和媒体开发提供科学引领和指导,教育中小学生形成认识生命、珍爱生命、升华生命的科学价值观,培养青少年学生保护生命安全、愉快健康成长的良好素质和避险自救技能,促进中小学生生命与安全教育实践活动实效的普遍提高。

  B0601  中小学生生命价值观教育研究

  B0604  中小学教师教育生命质量研究

  B0605  中小学生命教育学科教学渗透研究

  B0607  中小学(幼儿园)校园安全教育体系整体构建研究

  B0611  中小学学校突发事件防控体系研究

  C.省所招标项目

  C0104  学校特色文化建设研究

  C0108  校园文化与学校风貌建设研究

  C0202  治校方略与教育策划研究

  C0206  学校人性化管理与领导凝聚力研究

  C0228  薄弱学校优势发展研究

  C0312  学案备学与教案备课交互整合的研究

  C0322  班主任工作艺术创新研究

  C0334  教师职业倦怠的原因分析及预防策略

  C0429  良好生活学习习惯养成教育

  C0430  “小主人”责任教育研究

  C0437  中小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培养实践研究

  C0521  中小学学科网络课程研究

  C0601  精彩课堂打造研究

  C0606  有效教学实践与高效课堂实验研究

  C0617  积极学习与有效教学研究

  C0639  学生学习方式多元化的研究

  C0643  提高学习效率的教学研究

  C0656  个性化教学促进研究性学习的研究

  C1609  聘请家教与参加课外班教育成本与成效比较研究

  C1610  家庭教育误区及有效对策研究

 

 

 

上一篇吉林省教育学会“十二五”规划课题申报表

下一篇二道江区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立 项 申 报 表



    主办单位:通化市二道江区教育技术装备中心    电话:0435-3715032
吉ICP备09009558号-1 技术支持:长春首佳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