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1月19日—23日,根据二道江区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的安排,第四责任区督学孙杰、王淑香、张维华对所辖第十四中学、二道江乡中心校、二道江小学以及二道江乡幼儿园进行了专题调研。调研期间,通过听取汇报,实地察看、座谈走访,问卷调查等形式,详细了解了教育教学管理和设施设备管理与使用情况。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主要成绩
(一)改善了办学条件
学校以创建合格学校为契机,积极争取资金投入,改善学校的办学条件。通过调查,学校功能室基本齐全,室内设施设备基本上能满足实际教学需要,还有部分学校开源节流,挤出资金添置教育教学设备设施,使教育技术装备得以更新,能够努力打造楼廊文化,丰富了文化内涵,提升了校园文化品味。
(二)规范了学校管理
依法治教,依规治校是合格学校建设的保障,规范办学行为是合格学校的基本点,也是合格学校发展进程中永远面对的问题。
1.办学思想端正,学校管理制度化、规范化
学校制定的发展规划目标明确,措施具体,切合学校实际,建立健全了相关管理制度:校长负责制、教师聘任制、岗位责任制。学校工作由校长负总责,教导处、学生处、总务处、工会、共青团、少先队分块负责。学校能够通过校长办公会、行政例会、教师会等不同层级会议研究安排学校工作,对学校的重大事项实行集体研究、决策,并利用教代会、校务公开栏等形式在一定范围内实行公开,学校管理进一步制度化、规范化。
2.常规管理落实,依法治校人性化、民主化
从调研的情况来看,学校教育教学工作能正常有序开展,基本上能按照国家课程计划开课设节,不挤占音体美及学校课程、地方课程和综合实践课程的课时;作息时间科学合理,严格控制了学生在校时间和课外作业量,不在节假日成建制补课;规范考试次数,未发现学校组织过多考试测评及教师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的现象。镇中心学校对教师的教学常规管理到位,要求明确,检查落实,一日一督查,一月一小结;二道江乡中心校学生少,班额不足,但仍狠抓常规管理不放松,班主任、学校行管人员轮流值班,教学质量意识强,制度落实到位。
3.教育装备充实,管理利用信息化、现代化
学校添置了一批体育器材、实验仪器、电脑、学生课桌椅等设施设备和图书,教师利用现代化教学设备进行教学的情绪高涨,尤其是多媒体远程教学设备已逐渐成为教师授课必不可少的教学工具。功能教室配备较齐全,设施设备管理规范,管理员责任心强,帐卡物相符,理、化、生(科学)的实验教学开展正常,有教师演示实验记录和学生实验报告,学生的动手实践操作能力得到培养;基本保证了学生每天1小时的课外体育活动时间。图书借阅率较高;学校每年都组织召开了一次以上学生运动会,开展了相关文艺活动。各学校教育装备管理有序,充分利用,很好地辅助了教育教学。
(三)提升了教师队伍素质
教师是办学之本,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是教育工作的永恒主题。通过调查发现:
一是各学校领导班子年富力强,务实精干。校长从事教育教学工作多年,具有丰富的教育教学和管理经验,能带头示范;能深入教学一线,经常参与听课、评课,并做好详实记载。二是教师队伍素质不断提高,学校分期分批组织教师进行相关业务培训,结合实际开展了系列师德师风教育活动。三是学校重视校本教研活动,建立健全校本教研及校本培训制度,教学教研计划完整,教研活动开展频繁,资料齐全,教导处巡课制度得到落实,课题研究常抓不懈,教研工作扎实,有成效。
(四)促进了学生全面发展
学校坚持以教学为中心,深入推进课程改革,能及时地对学生表现做出评价,并善于运用激励性的语言。积极挖掘本地文化资源,结合本校实际抓好校园文化建设,凸显办学特色。
二、主要问题
(一)办学条件有待于进一步改善
一是学校教育教学设施设备的配备和更新有待加强,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
(二)教师队伍综合素质有待于进一步提升
一是教师的学科、年龄、区域结构不合理现象仍然存在。二是一些教师运用先进教学手段的能力欠缺待提高。三是一些教师缺乏创新精神,还不能完全适应新的教学理念,面临教材、教学方法等系列挑战,教改教研能力有待提高。
(三)学校管理有待于进一步加强
学校相关制度不太切合实际,管理制度落实未完全到位,制度化、规范化管理水平有待提高。
三、整改建议
1.应进一步加大投入,全面提高办学条件整体水平。此次调研的学校虽合格,但现有的办学条件还需进一步提升。政府应根据实际情况,加大后续教育投入,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2.应进一步优化教师队伍结构,提高师资队伍整体水平。要通过多种形式的培训和教研活动,进一步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鼓励教师积极撰写教育教学论文,主动进行课题研究,充分发挥教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农村义务教育师资整体水平。
3.应进一步强化学校管理,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学校要依法治校,规范办学,突出抓好学校常规管理,深入推进“新课改”经验,提高学校精细化管理水平。
4.应进一步强化安全意识,切实消除安全隐患。要抓好安全排查工作,及时整改存在的各类安全隐患,强化学生的安全教育,增强安全防范意识,防止安全责任事故的发生。
2015年10月18日